詹贤武教授新书《大海潮声风送来—琼台区域文化比较新论》出版

2025-10-18 11:43:23点击量:246343

近日,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主任詹贤武教授的新作《大海潮声风送来—琼台区域文化比较新论》由南方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凝结着作者深厚学术积淀的著作,既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琼台区域文化比较研究》的核心成果,更是区域文化研究领域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温度的佳作,为解码琼台文化的同源之根与独特之美提供了全新视角。

1760758778120337.jpg 

作为长期深耕中华传统文化、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詹贤武教授的学术实力为这部著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曾主持完成5项省级社科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传承中华文明的内涵与价值研究》(在研),出版专著6部、主编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学术成果先后斩获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一等奖、全国第十五次优秀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奖、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正式奖等重要奖项,2016年获评“全国社会科学普及专家”,2018年被评定为海南省领军人才。丰富的研究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功底,让《大海潮声风送来—琼台区域文化比较新论》从立项到成书,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学术品格与开阔的研究视野。

从研究方法来看,该书的创新之处尤为突出。作者以比较文化学为理论支撑,灵活运用类型比较法与历史比较法,构建起“横纵交织”的研究框架:横向维度对比琼台两地在文化特质、形态上的异同,纵向维度梳理两地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与嬗变规律,既避免了单一视角的片面性,又让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关联清晰可见。例如在“琼台两地的移民历史与民族构成”章节中,作者既对比了两地移民类型(如军事移民、垦殖移民、商贸移民)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又追溯了唐宋至明清不同历史阶段移民浪潮对文化传播扩散的影响,清晰呈现出移民群体如何成为琼台文化交融的“纽带”,让读者能全方位把握移民与区域文化形成的深层关联。

内容架构上,全书十六章的设置尽显系统性与全面性,几乎涵盖琼台区域文化的所有核心领域。从历史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文化传播与景观构成切入,依次深入移民历史、传统服饰、地域性建筑、饮食文化、农耕渔猎、人生礼仪、文身文化、节庆狂欢、社会组织、封建教育、民间信仰、宗教传播、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领域,最终落脚于“中华文化与琼台区域文化的源流关系”,形成完整的研究闭环。每个领域的探讨都绝非浅尝辄止,而是兼顾“现象呈现”与“内涵挖掘”:如“文身过程及伦理隐喻”章节,不仅详细介绍文身的工具(如针、染料)、操作流程,还解读了文身图案的符号范式(如象征族群身份的几何纹样、寓意祈福的自然意象),更深入剖析文身背后的伦理意义,它既是成年礼的标志,也是族群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客观呈现了文身文化式微的现状,让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立体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再如“饮食文化的层次性结构与文化需求”章节,从满足生理需求的日常饮食,到承载社会交际功能的饮食嗜好,再到服务宗教祭祀的特殊饮食,层层递进地展现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凸显出琼台饮食背后的文化逻辑与生活智慧。

这部著作的价值,不仅在于学术层面的突破,它以海量一手资料、精准文献引用与深入分析论证,填补了琼台区域文化比较研究的部分空白,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更在于现实层面的意义:在当前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进民族认同的背景下,书中对琼台文化同源关系的深入阐释,如“史前时期琼台两地与祖国大陆的文化关联”“中华文化在琼台两地的传播路径”等内容,清晰展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特质,为推动琼台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也让读者在领略琼台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丰富内涵。

可以说,《大海潮声风送来—琼台区域文化比较新论》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也是一座连接琼台文化的桥梁,更是一扇展现中华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窗口。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它是深入琼台文化研究的重要典籍;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它是了解琼台历史文化、感受两岸文化血脉的生动读本,值得每一位对区域文化、两岸文化感兴趣的人细细品读。

(作者:刘洋中共万宁市委党校、曾芬芬中共三亚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章权

来源:刘洋中共万宁市委党校、曾芬芬中共三亚市委党校

推荐

热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