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沅解读张謇主要有“三个面孔”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第一面,他是一个状元实业家;第二面,他是一个杰出的教育家;第三面,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第一面:状元实业家
我们先讲他的第一个面孔,状元实业家。为什么状元实业家留给我们的印象最深刻?
今天我们讲实业家、企业家,大家还是比较有感情、比较肯定的。但是在100多年前,一个状元郎突然掉头去办工厂,去做生意,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古代讲士农工商,优秀、杰出人士的第一选择是干什么呢?首先是选择当官,商是排在最不入流的、末行的选择。那么张謇为什么成了状元以后,又去下海创业,选择一个在当时跟他的身份完全不相符的人生选择呢?
在这本书里,章开沅先生认真地分析了张謇的这个选择。张謇考中状元的时候已经41岁了,他参加了26年的考试最后才考中,一个中年人考中状元的心情,和一个十八九岁年轻人考中状元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在中状元之前,张謇也已经参加工作十几二十年,他对于功名利禄有了不同的看法,他也去过中国的很多城市,甚至去过了朝鲜,当时不能叫出国,因为当时的朝鲜也归中国管。
他去了朝鲜,参加了对日战争的第一线,看到了日本是怎么侵略朝鲜,是怎么跟中国对抗的。所以,一个中年人考中状元以后,他一点都没有兴奋感,他在那天的日记当中,就分享了他的心情,不是那种衣锦还乡的感觉,他觉得这个状元没多大意思,做状元不是他人生的第一选择,这是张謇能够从状元变成实业家、创业者的一个直接原因。
张謇愿意创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在张謇刚刚中了状元几个月之后。 甲午海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笔,因为后来签了一个《马关条约》,当时的中国先辈们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动荡当中,觉得几千年的中国文明都要被摧毁了,这个国家、政体都有可能要被瓦解了。
我们现在经常习惯讲一句话,叫百年未有之巨变。但是大家知道在辛亥革命前后经常用的一句话是什么吗?叫3000年未有之巨变。那是从中国的封建王朝,从唐宗宋祖开始,3000年未有之大变,那时人们遭受的震撼和压力,远比我们今天要大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张謇的父亲刚好去世了,他要回家给父亲办葬礼。按当时的规定,他不能够同时在朝廷为官,他得回家为老父亲送行。他在家里待了三年,这三年正好把他的另外一种能力给激发出来,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张謇的老家在江苏南通,南通离上海的距离很近,南通当时已经有了一些工商业的萌芽,有了一些手工作坊的基础。与此同时,他身边有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做棉纱的生意,都在做手工纺织业。张謇想,我要为他们出头,要为他们去争取更好的待遇,他一只脚就这样跨进了实业的大门。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以后,大家都醒悟过来了,中国要想真的变得强大,其中有一点就是要增强国力,要发展我们的战备。在这种情况下,张謇痛下决心:我不当官了,也不愿意回到当时的首都北京去上班,我就愿意在老家踏踏实实地做一点事,创办一个实体企业,改善老百姓的待遇,给老百姓找到一条新的活法。
他创办企业的时候,在日记中写了一句话,叫“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愿意去做那些哪怕是一分钱一毫钱的有用的事,也不愿意去当什么级别多大的官,这是他真实心态的写照。
我们今天要去创业,要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比如说现在办手续很简单,你在网上一提交马上就能注册,但是开办公司所需要的资源、资金和人才怎么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创业就成了无稽之谈。
张謇在100多年前跟我们碰到的这个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本书里有特别有意思的一段,就是张謇在创办大生纱厂的时候,他开创性地设计了一个制度是搞股份制,多个股东一起出资来创办这个企业,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理念。
他和身边的几个熟人朋友说大家一起合伙,他只占其中很少的一点股份,但是当他真要去创办这家企业的时候,那些答应他的熟人和朋友,到了关键时候全部打了退堂鼓,这就把他架在了半山腰上,下不来了。
张謇想了很多办法,想去筹资,想去借钱,到处去找朋友,找了当时的张之洞,找了政府中的一些地区领导人,但是关键时候一个人都没有落实。
张謇创办企业的时候,最困难到了什么程度呢?他为了去上海找股东融资,最后在上海住了几天,把所有的费用都花完了,还没有着落,以至于张謇想从上海回南通都没有路费了。怎么办?
他就蹲在上海的马路边卖字,卖了三天。也幸亏他是个状元,也幸亏他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他的字写得很漂亮。他在小马路摆地摊卖了三天字,终于凑足了路费,回到了南通。
大家想想,要解决一个公司的启动资金都如此困难,创业之路注定充满艰辛。事实上从他有这个念头到最后把大生纱厂办起来,用了整整五年时间。从一个状元变成一个实业家、创业者,中间用了五年时间才把这个大生纱厂真正地办起来。
那么,状元的光环到底给张謇带来了什么?很多人会以为状元肯定是加分,大家一听说你是状元都愿意支持你。其实不是这样的,这背后有着一个知识分子创业艰难的、痛苦的心理落差和转折点。
我们都有自己所谓的追求、风骨、有我们的理想,但是真正从知识分子变成创业者,面子、身份、地位一文不值,你重新得回到创业的规律和现实当中来。
张謇厉害的地方就在这里,我们学习张謇最重要的,就是他身上有这种与生俱来的创业者的精神,敢于把自己状元的外皮扒下,赤裸裸地重新来过,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这也是他的大转型。
张謇还有一个很厉害的本事,就是他做的这个棉纱纺织企业,过去农村都是用手摇纺纱,他是第一次用了机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来纺纱。
尽管他资金募集很难,但是在经营方面张謇是行家里手,而且刚好赶上机会比较好,所以第一年就赚了26,000两白银,这在当时是一笔巨资。他没有满足于此,而且很快就发现这个事要真正地赚钱,可以沿整个产业链来布局。
后来他又创办了榨油厂、肥皂厂、冶铁厂、造纸厂、印刷厂,到最后还搞了运输业,搞了码头,搞了食品,搞了地产。张謇这辈子总共创办了2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都跟中国棉纺业这个主业息息相关。
张謇创办的这个大生纱厂为什么迅速崛起?因为张謇用了我们现代人才明白的一个道理,在产业链、供应链和金融链条上去赚钱,既化解了风险,又把这个行业当中的每一个利润点都抓住了。
这种思维,今天的很多企业家、创业者都还不太具备,但是在100年前,张謇就会这么去想和去设计了,这也体现知识分子创业的一个优点。
知识分子创业有缺点,放不下面子和身段,但是知识分子毕竟是有研究功底和学术功底的,他一看就能找到经营的诀窍,所以迅速地就把企业给做大了。
这就是张謇的第一面,状元下海,状元变成实业家当中的一些精彩的故事。
张謇的第二面是做教育。要开启民智,就要培养人才,有了人才才能救中国。
张謇最宝贵的地方是他赚到钱以后没有满足,他仗义疏财,把大量的经营利润投入到了教育的创业当中,把每年所得的大量分红投入到了人才培养当中。他创办的企业只有二十几家,但是他创办的学校有370多家。他一辈子才73岁,中状元的时候已经41岁了,剩下30多年时间里,平均每年创办10来所学校,这很了不起。
他创办的学校名单我给大家念一下:今天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公学是他创办的;今天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是他创办的;今天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叫江苏省省立水产学校,是他创办的;上海有名的东华大学的前身叫南通纺织染传习所,是他创办的;今天江苏的河海大学的前身叫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他创办的;今天上海有名的同济大学,同济医工学堂是他创办的;今天国立东南大学的渊源也要追溯到张謇创办的国立东南大学。
这么多著名大学竟然都汇在一起,集中在张謇一个人身上。我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真是醍醐灌顶。为什么我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这就是伟大。
中国有钱人很多,中国的企业家也很多,但是有谁在自己的身后能留下这么多赫赫有名的教育资产呢?张謇身后的这些大学,他留下来的这笔精神财富,影响和改变了多少中国人。
后来张謇去世的时候,有很多名人为他写过祭奠或悼念文字,因为他们都是这个教育计划的受益者。比如胡适,便是张謇教学计划当中的受益者之一,给了张謇高度的评价。
教育家张謇干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说他当年还创办了一个幼儿园,这个幼儿园先进到什么程度呢?多年前,这个幼儿园就配备了保姆、奶妈、教员,还有内外科的医生。这个幼儿园今天在南通还有遗址,这是把中国育儿育婴的观念带入了一个新时代。
他还创办了聋哑学校,为残疾人培养技能、解决就业,这都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甚至还干了一件很厉害的事。南通有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叫南通女子监狱,这个监狱的前身便是张謇创办的新型监狱。连监狱怎么办,张謇都去研究去设计,然后去推广,去落地,这就是张謇巨大的脑洞。他好像没有边界,他摸索、设计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案。
张謇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前所未有的试验,做这么多的开创,这就是我们必须讲到张謇的第三面,叫政治家张謇。
第三面:优秀的政治家
张謇做教育,创办实业,这都不是他的目的。读这本书你就知道,张謇做这些事情,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救国救民。他是一个政治家,他是有政治家的情怀、理想,以及改变现实的这种心愿,他才去做的这些事儿。
当我们去解读他是实业家、教育家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忘了他的初心和使命,他给自己的期许到底是什么。
他是个政治家,还没有考中状元的时候,他就去了朝鲜,看到了日本的强大;当他创办了大生纱厂的时候,他又专门去日本考察。他发现身边这么小的一个国家,当年中国的一个附属国,现在已经兴盛发达,无比的强大,以至于跟中国叫板,他心里充满了震撼。
他去日本考察回来后就写了一本书,把他在日本看到的、感悟到的事儿,专门写了一本书给大家做参考。这都是因为他想救国救民,想改变当时中国这种落后的现状。
后来当他在政治上有机会的时候,他也做了很多事儿。他著名的老师叫翁同龢,是当时的帝师,光绪皇帝的老师。张謇考中状元之后,就跟他老师在一起参与了很多维新变法的事情,但是甲午战争爆发以后,他马上就觉醒了,说维新变法救不了中国。
章开沅先生在这本书里有一段话: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三个人做了不同的选择,一个是康有为,选择了维新变法之路;一个是孙中山,选择了革命的道路;还有一个是张謇,选择了实业和教育,三个伟人在同一年做了三个方向的探索。后来我们都知道这三条路的结果和对中国的改变是各有各的作用和不同。
维新变法很快失败,孙中山影响了一代人,发动了辛亥革命。而这个时候给张謇带来了一个难题,因为那个时候张謇的思维当中仍然对光绪皇帝,对当时的体制是有感恩的心态的。他觉得光绪当年在那么多人里面选了他,点了他的状元,他一辈子还是有感情的,所以要从一个旧的体制当中决裂出来,要去推翻皇帝,他内心经过很长时间的挣扎和彷徨。
直到最后他战胜了个人的感情,从帝党转变成了立宪派;从立宪派开始,他又跟孙中山有了交集,甚至跟袁世凯打交道还非常紧密。因为袁世凯是他的学生,袁世凯的爸爸跟张謇是同事,严格意义上讲,他是袁世凯的叔叔辈。
后来在跟袁世凯的交往过程当中,张謇发现袁世凯这个人人品不行,说假话,就跟他断交了,中间有十几二十年不怎么联系。但是后来他发现当时只有袁世凯是比较有实力的军阀,是能够在孙中山的同时代还能干点事,能够保持中国的统一,不被分裂、不被殖民的选择的时候,他又想起了袁世凯,所以在朋友的斡旋之下,他又和袁世凯建立了关系,恢复了友情。
袁世凯请他出任南京政府的实业总长,出任民国政府的农商总长等这些部长级的职务。张謇人生的传奇性也体现在这里,他从状元变成实业家,他从实业家又回到了中央部委,当了部长级的高官。
袁世凯对他许诺,会给他很好的安排,希望他能够当好实业总长、农商总长这些部长级岗位。张謇刚刚入阁时,也曾对袁世凯政权寄予厚望,但他很快就发觉,情况并非如他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张謇到任不久,就亲见袁世凯解散国会之举,而且权势欲日益膨胀,不仅防止进步党分取政权,还要彻底铲除辛亥革命留下的共和政体。
为此,张謇曾写信规劝袁世凯,但并没有被醉心于帝制的袁世凯所接受。张謇不愿与袁世凯共同承担恢复帝制的责任和风险,最后请辞,乃至决裂,退出了政治舞台。
章开沅先生在书中写到:平心而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张謇可以说是农商总长的最佳人选。他一上任就锐意改革,颇欲有所作为。譬如,他精简机构、紧缩编制,并把农商部的工作重点放在宏观指导方面,着重于经济立法、查勘规划与筹建劝业银行,这说明他已经开始具有近代经济管理的良好素质。
同时,他主张对外开放,提倡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并把经济发展战略与世界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联系在一起,这些都体现了他进步的经济思想。他还主持制订的各项政策、法令、条例、规划,对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确实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在国内外都筹集不到大规模发展实业所需要的巨额资金,更由于军阀政权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多方面摧残,以及当时的政府未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张謇在农商总长任内的各项努力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无疑增加了他对袁世凯政权的失望,这也是他离开北京政府的重要原因。
这些都是我在阅读《张謇传》这本书中回忆的一些经典桥段,其实还有很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领悟。
比如,张謇还在当地创办了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博物馆,就是南通博物院,中国人之前是没有博物馆这个概念的,好的东西都收藏在自己家里变成私产,张謇甚至还给皇帝提了一个建议,说把宫廷的东西拿出来,做一个宫廷博物馆。皇帝当然没有采纳,但当他回到南通之后,他就创办了南通的博物馆。
所以,张謇做教育、做公益、做博物馆、做产业,包括很多制度上的探索,都改变了南通的历史面貌,我想这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去了南通之后一定要去看看张謇的原因之一。他最大的意义是在推动南通走了一条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给我们许多城市的管理者总结了一个很好的经验。很多时候,中国特色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改革创新的空间,如果把社会主体、企业主体和政府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是可以让很多城市、区域发生更多、更新的变化的。
最后我还想分享一下,张謇的创业历程对于今天的企业家有什么样的启发。
今天的民营企业家学习张謇、了解张謇、走进张謇的话,至少这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去参悟:一是不畏艰难的开拓精神,二是放眼世界的战略眼光,三是超越时代,四是公益精神,五是爱国情结。今天的民营企业家最需要在这五个方面向张謇看齐。
但是正像我们一位企业家说过的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张謇在他临终前的一两年,碰到了人生当中最大的挑战,以至于他身后的大生纱厂,在他还没有死的时候就已经债台高筑并宣告破产。所以在张謇这一生当中,留下了一点遗憾和不圆满的结局。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有这么好的理念和这么好的制度设计,为什么这个企业最后还是会走向失败呢?这也是我们民营企业家应该探讨的一个课题,要探讨如何成功,更要学会如何避免失败和如何退出。
因为企业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都有倒闭和退出的那一天。张謇在他临终前的几年,他所在的行业环境、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变,这个巨变就是日本和欧美的纱厂开始大规模地抢占中国市场。
张謇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当年他在创业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好爆发,日本、德国、欧洲等列强忙于打仗,没有太多的精力来中国搞侵略搞殖民,这样正好给中国的民族资本家有了一个差不多10年的黄金周期。但一战结束之后,这些列强国家迅速地在中国开始搞殖民侵略,也把它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企业制度带到了中国。
更先进的纺纱厂进来了,更高的生产率进来了,更低的成本也带进来了,一下子把中国的民族纱厂打得不能抬头,张謇的大生纱厂也因此背上了很高的债务。
面对这个状况,张謇也没有束手待毙,他想了很多办法来挽救他的企业。比如说给当时的民国政府写信,希望政府能伸手拉他一把,甚至他愿意去借高利贷;他还把希望寄托在当时的美国同行身上,希望美国的同行给他注资,来接管他的股份,但这些努力都失败了。
73岁那年,张謇其实是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的。他没有笑到最后,他晚年那一两年是特别难过的,看到自己如日中天的崛起,又看到自己的公司和事业坍塌、跌落,这就是人生的无常。
所以说,我们今天的中国企业,不要光学习张謇辉煌的、成功的、积极的那一面,也要在这个故事当中去规避我们的风险,要让自己的企业走得再稳健一点,寿命再长一点,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关于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如何行稳致远,我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企业家一定要勇于创新、不断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创新,这是竞争当中最重要的要素。这几年我们调研和走访了很多著名的民营企业,我们发现,但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它的专利、知识产权做得越好,研发做得越扎实,活得就会越滋润,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
第二,企业家要学会跟时代共舞。企业家要想做好,是离不开历史和时代的大环境,以及政府支持的。我们现在越来越坚信,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要走有为政府加有效市场这样双轮驱动的模式。所以,我们的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要善于和政府之间去沟通,要善于去影响政策、研究政策,判断政策当中的风险。今天在企业经营当中,最大的风险是不稳定的、很难预期的政策风险。
这几年,平台企业、教育行业以及房地产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挑战,在这里,企业与政府之间如何进行良性的互动,是我们当下最应该研究的课题之一。企业家做企业绝对不能闭门造车,绝对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绝对不能只关心自己不关心政府和社会的事,否则你最终会失败。
第三,企业和企业家一定要做到两个健康。企业要健康,企业家更要健康。要把公司的顶层设计做好,要把企业经营管理做好,要把企业人力资源做好,同时,最重要的是创业精神不能丢,企业家精神永远都要重视和强调。尤其是在面临家族企业的传承和接班的时候,往往创始人身上有很强的企业家精神,但企业家二代未必有这么强的创新、冒险、革新的意识。
为此,怎样去培养一个成功的传承者,怎样去打造一个更好的管理团队,这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之一。这也是企业家面临的大考,过不了这一关,我们就很难有真正伟大的企业。
最后,我最想给大家说的结束语,那就是今天的企业家要注意这两件事:第一,要多干少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因为言论而惹祸。第二,让企业家行稳致远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要处理好政商关系,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我们的爱国情怀,我们的使命担当,这个是永不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