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张謇先生诞辰170周年。为缅怀张謇的历史功绩与卓越贡献,以新的时代视角探讨张謇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近日,“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典范的力量:新时代视域中的张謇与中国现代化”在张謇故里南通市海门区举办。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俊亚以《儒学伦理与张謇企业家精神》为题发表演讲。马俊亚在研究张謇著作中发现,张謇特别推崇《管子·五辅》中“德有六兴”的说法。他创办和经营大生企业集团,正是按《管子》中“德”的六条具体内容来做的。“他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变废弃盐滩为良田;引进良种作物,改良棉种;提倡植树造林,改良桑树蚕种;创办阜生蚕桑公司,使百姓足食丰衣,这些都符合管子所说的‘厚其生’。他注重开发南通的优质农产与传统的土布市场、修建道路、扩大市场、引进电车运输,以机纱取代手纺纱,极大地提高农民织布的效率和收益,这符合管子所说的‘输其财’。他主持疏浚港口河道,创办大达轮步公司和内河小轮公司,治理江、淮水利,这是管子所说的‘遗其利’。他主持纱厂时,注重厂规厂约,赏功罚过,极为分明,这些措施比单纯的‘宽政’更为完善。他还创办孤儿院、聋哑学校、敬老院,正是管子所说的‘匡其急’‘赈其穷’。”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玉以《张謇企业家精神的四个维度》为题发表演讲,他从智商、情商、业商、政商四个方面对张謇企业家精神进行了观照和表征。智商方面,张謇自幼聪明,又勤奋好学,自然决定了他的高智商。有人讲张謇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企业家,涉及行业之多,非中国近代其他企业家所能媲美,也能说明其智商之高。情商方面,张謇以大德谋大生的创业观,以“兼济天下”的情怀,创办了大量不赚钱的项目,用企业利润从事教育与社会福利事业建设,表现出企业家高度的社会责任,足以表明他的“情商”非常高。对于企业家而言,创业过程中的执著、认真、敬业与坚持,是其事业心的重要体现,这种素质可称为“业商”。张謇在各领域创造了十余项“全国第一”,每一项都是他的事业心与创业志的体现,足以表明张謇的“业商”之高。“政商”是指企业家关心政治的眼光,以及因应于某一政局,处理企业与政府、公司与国家,乃至团体与时代关系的能力。张謇亦绅亦商,官商两栖,创业与议政相得益彰,与中央及地方政府保持和谐友善的合作关系。放眼全国,立足地方,实心创业,实力办学,承担了许多地方政府的职能,体现了较高的“政商”水准。
在李玉看来,“四商”实际上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社会责任、创业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另一种置换,学习张謇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坚定不移的实业抱负、刻苦自励的创业精神、诚恳朴实的经营理念、以大德谋大生的发展观,以及“兼济天下”的事业情怀。
张謇企业家学院特约研究员、南通大学硕士生导师黄正平认为,张謇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士负国家之责”的爱国情怀、“独力开辟新路”的创新精神、“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格、“兼济天下苍生”的社会责任与“洞明世界大势”的国际视野。张謇代表了探索者的形象、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气概,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湮灭,只会更加光彩夺目。因此,要与时俱进、理性思辨地认识和评价张謇,更要用新时代话语来阐释张謇精神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