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要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更多也要从供给的一侧考虑。比如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础研究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以及产权的保护,这都是创新的基本的要素。但是对中国企业来说,进行创新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基本要素,还要考虑到中国的企业创新有什么样的优势,怎么样充分利用好优势。
中国企业创新的一个特别大的优势就是中国有大市场,创新的使用成本要比投入成本相对低一点,那这样一旦有了创新,就可以在各个方面运用,市场越大,创新它所带来的收益也就会越大。和固定的创新成本相比,就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所以必须要考虑怎么利用好中国大市场的优势,让创新产生更大的价值。尤其是数字智能产业,因为在智能产业中规模效应特别明显,全世界大的智能企业都集中在中国和美国,互联网的平台企业主要也集中在这两个国家,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两个国家都有大的市场。
第二个优势是中国的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人力资源丰富不仅仅是说数人头,有14亿人口,更重要的是受过理工科高等教育的人数众多,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我国教育有了巨大的改善,尽管现在的教育质量还可以有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于创新,很重要的人才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印度的企业家在全球的企业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些大的全球企业CEO都是印度人,因为印度教育中最精英的成分是它的两个体系,一个是印度技术学院,技术学院是一个大名字,在各地有分院;另一个是印度的管理学院。这是他们精英教育中特别重要的部分,培养了非常多的人才。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对于中国的创新,要充分利用好这两方面的人才。管理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为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成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有人说中国培养的科学技术人才质量还不够高,创新力还不够强,这确实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有的时候数量也很重要,比如说有一些制造业企业为了改善工艺,就需要流水线上很多技术人员不断观察,不断思考。
消费者的开放心态也很重要,中国的企业创新以后,消费者能够积极拥抱新的创新产品,而在其他一些成熟经济体中,消费者对创新产品往往比较犹豫,相比下来,这也是中国创新一个非常好的条件。
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支持、监管政策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关于创新的政策环境,现在强调新型举国体制,我的理解是政府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要更好结合,来实现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在体育中用的比较多,体育的新型举国体制和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之间也有共通之处。体育运动越普及,越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的乒乓球队之所以这么强,是因为它很普及,我想仅靠国家队是不够的,它还有肥沃的土壤。创新也可以从中汲取其经验。当然创新和体育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知道体育的比赛规则,解决的是已知的问题,但是在创新中更多是要探索未知,所以利用新型举国体制来推动创新,需要注意如何在解决已知问题的同时努力探索未知,要注意科技人才的创新培养以及对于基础科学领域的长期支持等等。
创新需要有充分的政策环境支持。跟企业沟通时发现,有人会担心创新的产品是不是政策上能得到支持,会不会有政策上的限制,我想这方面需要让创新者更放心地去创新。凡是对高质量发展在某些方面有贡献的创新,而又不会为社会带来显著负面影响的创新,都应该得到支持,不应该要求企业求全,要求每一个企业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创新的时候束手束脚。
另外在创新的政策中要深刻认识某一些领域创新的紧迫性,比如说AI的发展。最近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发展很快,我们也在奋起直追。有了成果之后,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来训练AI的程序,更加有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如果说我们对这些发展有太多限制,可能就会趋于落后。
政策也需要更加可预期,需要科学决策和决策机制的完善。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对于创新特别重要,因为创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有长期资金支持。如果说长期资金对政策的可预期性不看好,那么就不会有长期资金来支持创新。当然政府和国有企业可能会出资创新,但是如果没有社会的力量推动,可能会出现问题。
科技创新和应用创新要并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对科技成果的转化非常重要,已知“卡脖子”问题的创新和探索性创新要并重,民企和国企要更好地合作来进行创新。创新者也要响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国发展的优势和自身优势,更好地理解政策和监管逻辑,主动拥抱监管,和监管合作,形成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监管政策。
在绿色发展中,民营企业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带动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等产业走到世界前列。但同样也需要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关于绿色发展的合理价格体系,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绿色转型也需要更多的来自民营经济的创新。
在安全方面,一些潜在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比如电信基础设施、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高性能计算机,民营经济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未来在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方面,民营经济仍然会继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根据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