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振兴 | 甘华田: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2023-03-13 19:56:37点击量:2849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带来了关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提案。

image.png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

甘华田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有效且有规模地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发放贷款;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被大量削减,贷款权限被上收,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基于这些问题,应该保障金融供给。”甘华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应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中长期贷款,并将其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信贷渗透率,扩大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入,逐步提高农村存贷款比例,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农村信贷增速保持在所有银行的平均水平之上;强化中小金融机构支农助农功能,更新中小银行和地方银行提供金融产品的机制,推广新的发展模式,发展中小银行的网点路线,支持下沉服务重心,形成农村金融服务的多元化结构。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甘华田看来,应完善金融体系,从制度上发力,给乡村振兴提供金融保障。

首先,创新组织体系,搭建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互惠共赢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支持商业银行设立和完善与乡村振兴相关的金融事业部,鼓励不同类型的金融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次,创建信用体系,利用互联网加快在农村地区建立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依托大数据建立更精准的农村金融信息管理系统。再次,构建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机制,增加财政补贴,扩大符合补贴条件的保险种类,为农民确定适当的保费水平标准。

采访中,甘华田特别提到,要强化政策激励,激发农村金融活力。这包括三方面:一是用好扶持政策,对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创新扶贫金融服务和环境友好型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利率补贴,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二是完善奖补政策,利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涉农信贷业务,为乡村振兴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三是强化法律保障,推动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有法可依,适当放开“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发行条件,拓宽小额信贷机构和中小企业信贷渠道,适当提高涉农贷款的不良贷款容忍度。

“长期来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意义深远,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带动产业、人才等多层次振兴。”甘华田说。

责任编辑:昝虹兵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

推荐

热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