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1 19:37:30点击量:29376
编者按
在自媒体界,“美亚在港村”可谓香港第一自媒体,她的“找个会花钱的老婆,少奋斗10年”“我那么美,没时间颓废”等10万+爆文被无媒体转载。
美亚是资深传统媒体人,是《南都周刊》《时尚芭莎》的香港特约撰稿人,与倪匡蔡澜等大咖谈笑风生。
她南大硕士毕业,做过电视和出版,拍过电视剧、出过书,又考上了心理咨询师。
她又是一对兄妹俩的妈妈,她亲力亲为半全职教育,兄妹俩都考上了香港名校。
她是粉丝心中的“人生赢家”,老公疼爱,儿女双全,却依旧保持着“单身力”:身形十年如一,事业杀伐决断,立志环游世界。
但你也许不知道,这样一个女神级的女子,其实是咱们大南通人。今天,就让咱们一起走进这个南通小妮子的故事。
“美亚在港村”或许可以让你看到一个全面的香港,创始人美亚写香港这座城市、写娱乐、写时尚…
美亚自诩“香港自媒体一姐”,但她并不是香港土著,当初为了自己两个孩子的教育,才来到香港定居,但对她来说,其实就是换了个城市写稿。
江湖称号:美亚在港村(ID:wangjinshan2015)
掌门人:美亚
公众号简介:欢迎加入贵而不俗的美粉团!香港自媒体一姐美亚,带你美美美,买买买,爱爱爱。UP你的“单身力”,也教你御夫超能力。偶尔有点犀利,骂哭你那是爱你。
▲美亚
· 1 · 从内地到香港
美亚本科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硕士选择了出版学。她说,毕业后做的工作很幸运,都对口,做过电视台编导和出版营销。
除了自媒体人,她还有2个身份:心理咨询师和传统媒体撰稿人。她为《南都周刊》写人物采访,为《时尚COSMO》写专栏。
之前的工作经验对她之后做自媒体有不小的帮助。
美亚的家乡,在特产是考卷的江苏南通,毕业后她定居江苏南京,做了10年南京“盼西”(南京话形容小姑娘)。
后来,美亚认识了留学归来的香港人老李,并有了一儿一女。
2015年,美亚来到香港定居,初衷是为了她两个孩子的教育。对于她来说其实就是换个城市写稿。
· 2 · “美亚在港村”的搬家史
美亚说,当初创办这个公众号,纯属偶然。
“老老实实回答,没什么高瞻远瞩的契机,就是当时要出第二本书,出版方起哄说,我们做个公号烘托一下氛围?”然后美亚就答应了。
最开始,公众号的名字叫“亚美学”。后来她注册同名微博,发现名字已经被注册了,一怒之下起了“美亚在港村”。
“因为香港在我眼里,就是个大渔村。大家都齐鼓掌,说这个名字更有逼格。”
其实,现在的公众号,并不是最初的“美亚在港村”。美亚放弃了原来拥有6万粉丝的“美亚在港村”,重新开通了一个。
· 3 · 与蔡澜共进早餐
美亚曾在九龙城街市采访过文化界的大咖蔡澜,当时蔡澜安排了早餐采访地点,并在接受采访的指定餐桌上,他们共进了一次早餐。
▲蔡澜和美亚共进早餐
他还采访过倪匡老先生。美亚说她面对倪匡的时候,像是面对一个时代,又穿越回了另一个时代。
“仿佛回到了群星荟萃,才子辈出的80年代香港,满街霓虹和靡靡之音,遍地机遇和狮子山下精神。又像是魏晋南北朝竹林求真的年代,觥筹交错,戎马倥偬。任何时候,我想起他,脑子里循环播放的都是他好友黄霑的那首《沧海一声笑》。”
“美亚在港村”主要由三个栏目组成,一部分就是日常更文;一部分是她给传统媒体写的人物采访和专栏稿;还有一部分是美容时尚,里面包含不费脑安利和团购…
虽然团队只有5人,但她们自称“十万人的港资企业”。
“我们非常自觉地把粉丝也算上了,哈哈。”
美亚再三强调一定要把她团队每个人的名字写出来,她觉得她们是幕后英雄。
“李格负责号的整体运营,就是负责管管这个骂骂那个;小周总负责号的商务,就是负责撩爸爸;小灰灰负责号的排版和推送,就是负责审美,负责和粉丝比更快找错别字;小肥梦负责互推涨粉,就是负责全天下都是帮她转发的男朋友。
· 4 · “你真诚与否,粉丝一眼望穿”
美亚称呼她的粉丝为“美粉”。目前,近10万的“美粉”在追随美亚。其中,女粉丝占84.59%, 男粉丝占14.97%。
美亚告诉浑水,很多人都喜欢用“惊艳”这个词来形容她的公众号,她到现在还没有摸清我粉丝的底。
美亚始终相信一句话:永远不要把粉丝当傻子,你真诚与否,一眼望穿。
目前我们有5个美粉群,运营都是靠几个铁粉热场,她们做得很好,建群有半年了,我们美粉群依然活跃,特别是逼我做团购时。
· 5 · 团购和广告
“美亚在港村”目前有两种盈利模式:团购和广告。美亚说,她的团购只负责带她的美粉宝宝美,所有都是一些美妆护肤,滋阴护体的团购。
我认为,如果想要走得更远,首先要懂得让利。无论是对待粉丝和团队,都要懂得感恩。
其次要保持初心。一个煮字疗饥的人,永远要对文字保持敬畏,要在爆文和深度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给传统媒体写稿的原因。
· 6 · 化解隔阂,坦诚相见
美亚告诉浑水,关于公众号的未来,她想在整体运营上,往更有价值的方向走。
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比如能否成为内地和香港文化的桥梁。
“从狭义上来说,我在内地和香港都有很多文化圈的朋友,我强烈感觉到他们彼此身上带有地域特点的先进性。内地的文化是写意式的集大成的,香港的文化是工笔画式的国际化的。如何能让这两种一母同胞的文化碰撞、融合?这是我未来想做的事。
从广义上来说,我认为内地和香港地区对彼此都有一些误解,特别是近两年,一些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被放大成矛盾冲突,这是我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香港人其实很Nice,内地人也都很友好。我的公众号也有很多香港人关注,我希望通过我的公号,能让彼此都化解隔阂,坦诚相见。”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会看到一个可以搭建起内地与香港文化桥梁的“美亚在港村”。
责任编辑:昝虹兵
来源:江海儿女
海南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关于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公告
三亚市科级干部任职班(第2期)学员走进博后村进行现场教学
张謇国际研究中心聘任刘洋为特约研究员
海口市工商联与南通商会举行工作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