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3 07:56:40点击量:59762
近日,海南省水务厅联合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组织海南水务“候鸟”人才工作站、海口市开维生态城“候鸟”人才工作站和旅琼文艺家协会“候鸟”人才工作站专家等单位组成专家团,赴陵水黎族自治县、三亚市、儋州市等市县参观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建设成果,并在松涛水库大坝管理区召开“候鸟”人才座谈会,探索“候鸟”人才在水治理和水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专家团先后走进迈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陵水南繁基地、大隆水库、西水中调工程(一期)项目现场、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等,详细了解了基地建设、工地施工的规范化、智能化管理,以及水库移民的安置与社会心理问题、生态方面的水土保持等方面内容。专家团提出,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标准化建设,以智能化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专家团还参观考察了三亚市抱坡溪水生态修复工程、儋州市水情教育基地、儋州市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松涛水库大坝等,全方位了解工程修复的生态补水、水环境建设情况和松涛“170”精神故事,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文化之力,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建立特色鲜明的水文化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水”。
在“候鸟”人才座谈会上,针对如何发挥“候鸟”人才的作用等问题,专家团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此次由3家“候鸟”人才工作站专家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开创了人才工作站交流的先河,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应树立“大人才”理念,对“候鸟”人才资源进行精准分类,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可成立“候鸟”咨询专家委员会,解决多学科多专业问题,为水务建设把好关,发挥老专家的政治优势、威望优势和经验优势。
专家团还对海南水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一是要加强水务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水务人才的培养要作为重中之重,市县水务局的技术人员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注重培养水务技能人才,以智能化、信息化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二是规范水利工程管理。借助海南自贸港相关政策,对中小型工程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应做好海水净化、潮汐发电、海水倒灌等工作;三是重大水利工程可适度有序地开放,让更多群众关注海南水务工作,进一步了解水文化。据悉,截至2022年12月,海南已成立“候鸟”人才工作站超100家。
责任编辑:昝虹兵
来源:海南日报
首届中国(海南)人才交流大会在海口开幕
工信部领军人才人力资源服务赋能方向高级研修班在张謇企业家学院开班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为中组部选派第六批来琼挂职干部讲授第一课
李玲兼任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